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荣誉
期刊历史
期刊订阅
最新资讯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封面故事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专刊专栏
作者服务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道德声明
出版伦理
AI声明
编辑部声明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荣誉
期刊历史
期刊订阅
最新资讯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封面故事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专刊专栏
作者服务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道德声明
出版伦理
AI声明
编辑部声明
联系我们
“ZnO及相关材料”专刊 | 客座主编:刘益春院士,徐春祥教授
直接型卤素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Sr2+/Ba2+取代调控(Sr,Ba)3MgTa2O9:Cr3+的宽带近红外一区发光和近红外LED器件应用
动态缺陷导致Na₃Sc₂(PO₄)₃ : Yb³⁺, Er³⁺材料上转换和下转移发光不同热猝灭行为的研究
基于四配位铂配合物敏化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窄发射蓝色溶液加工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电器件中的负光电导效应及应用
1 英寸Cs2LiLa(Br,Cl)6:Ce闪烁晶体的生长及性能研究
无机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微球腔荧光增强自参考温度传感研究
“纪念徐叙瑢院士逝世一周年”专刊
“钙钛矿发光/光电材料与器件”专刊 | 客座主编:宋宏伟 教授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专刊 | 客座主编:马於光 院士,马东阁 教授
固体激光增益介质专刊 | 客座主编:苏良碧 研究员, 张庆礼 研究员, 于浩海 教授, 廖梅松 研究员
数据驱动未来
快捷入口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发光学报
主编:江风益
ISSN:1000-7032
eISSN
:2097-3195
CN:22-1116/O4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
出版周期:月刊
电话:0431-86176862
邮箱:fgxbt@126.com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湖大路3888号
更多
第十七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 (第二轮通知)
2025学术年会 | 稀土发光材料及光电器件分会介绍(9分会场)
第四届全国光电材料与器件学术研讨会(2025年12月12日-14日 浙江・杭州)
2025年“光·未来”新材料研究生学术论坛通知
关于申报2025年度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的通知
发光学报·封面 | 云南民族大学汪正良/周强团队:掺锑杂化氯化物单晶的高效稳定宽带发光与全光谱LED应用
发光学报·本期荐读 | 胶体钙钛矿纳米线定向成膜的普适性方法
发光学报·特邀报告 | 中山大学杨帆团队:力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第三轮通知 | 16th Asia Pacific Physics Conference (APPC 16)
参会须知 | 中国物理学会2025年秋季学术会议
查看更多
排行榜
更多
0
1
晶格中的缺陷与材料发光性质关系研究进展
4992
0
2
新兴零维金属卤化物的光致发光与应用研究进展
4624
0
3
白光LED用Mn
4+
激活红光荧光粉中锰离子价态表征研究进展
4504
0
4
Mn
4+
离子光谱学基础
3748
0
5
基于变色效应的无机稀土发光材料荧光可逆调控及应用
3578
0
6
维生素C添加剂改善纯红锡基钙钛矿电致发光性能
2919
0
7
Ce
3+
和Eu
2+
掺杂荧光材料的光猝灭机理研究进展
2905
0
8
荧光粉中激活剂离子掺杂格位分析
2867
0
9
稀土离子掺杂钙钛矿纳米晶的光学性质和应用
2800
10
强化载流子传输实现高亮度高效率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2729
查看更多
0
1
新兴零维金属卤化物的光致发光与应用研究进展
4727
0
2
直接型卤素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4347
0
3
氮掺杂碳点的合成与应用
3915
0
4
稀土离子掺杂钙钛矿纳米晶的光学性质和应用
2903
0
5
硅基量子点激光器研究进展
2834
0
6
荧光粉中激活剂离子掺杂格位分析
2833
0
7
固体中过渡金属离子占位、价态及光谱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747
0
8
非铅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2629
0
9
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制备工艺进展综述
2606
10
长余辉发光——闪耀人生的那颗夜明珠
2523
查看更多
0
1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91
0
2
MAl
2
O
4
:Eu
2+
、RE
3+
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70
0
3
新一代白光LED照明用一种适于近紫外光激发的单一白光荧光粉
63
0
4
SrAl
2
O
4
:Eu
2+
的长余辉发光特性的研究
62
0
5
白光LED固态照明光转换荧光体
54
0
6
稀土元素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50
0
7
温度和电流对白光LED发光效率的影响
41
0
8
氧化锌基材料、异质结构及光电器件
40
0
9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Gd
2
Mo
3
O
9
:Eu
3+
的制备及表征
37
10
铝酸锶铕的合成与发光的研究
34
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投稿查重
光:科学与应用
光:先进制造
e光学
中国光学
光学精密工程
液晶与显示
Light学术出版中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当期文章
封面故事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专刊专栏
更多
Volume 46
期 9,
2025
2025年
46卷
第9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封面文章
以苯并二噻吩衍生物为核心的D′-A-D-A-D′型红光染料制备与应用
增强出版
AI导读
“
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卤化工程合成的有机红光材料RF,具有高亮度和高色纯度,为全色显示等领域提供新思路。
”
谢天佑, 石明恺, 董林林, 周锦鹏, 贾依鑫, 苗艳勤, 郭鹍鹏
DOI:10.37188/CJL.20250079
摘要:有机红光材料在全色显示、荧光探针、光热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如何获得固态下最大发射波长大于680 nm,且具有高亮度的有机红光材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苯并二噻吩衍生物为核心电子给体(D),苯并噻二唑为电子受体(A),N-苯基-2-萘胺衍生物为外围电子给体(D'),构建了一个D'-A-D-A-D'构型的红光分子RH。进一步通过卤化工程在外围给体D'上引入氟原子,合成了另一个红光分子RF。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对这两个分子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研究发现,两个分子在固态薄膜中均发出大于700 nm的红色荧光;氟化效应导致RF分子较RH分子具有更大的偶极矩和更大的扭曲结构,进而表现出更强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和高荧光量子产率。将RH和RF分别掺杂到PMMA中用作色转换层,结合黄光LED芯片制备了红光LED器件。在3.8 V的工作电压下,基于RF的LED器件发光强度达到RH器件的2.5倍,CIE坐标(0.70, 0.27)接近BT.2020标准红光。该工作为发展高亮度和高色纯度的有机红光材料提供了重要思路。
关键词:有机红光材料;苯并二噻吩;氟化;红光色纯度;红光LED
237
|
113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907506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7
特邀报告
氧化镓X射线探测器
增强出版
AI导读
“
氧化镓X射线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展示了其在X射线剂量计、成像和可穿戴传感器上的应用,为探测器研究开辟新方向。
”
张志鹏, 陈军
DOI:10.37188/CJL.20250136
摘要:氧化镓具有低能X射线吸收效率高、高工作电场、低暗电流和高物理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直接转换X射线探测器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本文分别从材料、器件结构、光电转换机制和器件应用等方面,详细综述了氧化镓X射线探测特性及其器件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已制备了非晶氧化镓薄膜、多晶(含微米晶和纳米晶)氧化镓薄膜、高取向性外延单晶氧化镓薄膜、单晶氧化镓块体和单晶氧化镓微米线等材料的X射线探测器并研究它们的探测性能,采用的器件结构包括金属-半导体-金属(MSM)、肖特基结、异质结和真空结构等,并提出了光电导增益、雪崩增益和电子轰击诱导光电导效应等多种光电转换机制。在器件应用方面,展示了氧化镓X射线探测器在X射线剂量计、X射线成像和可穿戴X射线传感器上的应用。基于上述研究进展,进一步展望了氧化镓X射线探测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氧化镓;X射线探测器;结晶性;薄膜;光电转换机制
254
|
111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96267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7
钙钛矿液体闪烁体及其辐射探测成像应用研究进展
增强出版
AI导读
“
液体闪烁体研究取得新进展,钙钛矿液体闪烁体拓宽辐射探测成像应用,为辐射探测定位与成像领域提供新方向。
”
谢雷, 李腾, 徐新奇, 陈小丰, 陈秋水, 杨黄浩
DOI:10.37188/CJL.20250124
摘要:液体闪烁体因其快速响应、高灵敏度、辐照稳定性、低成本易制备及功能多样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核辐射探测领域。近年来,对X/γ射线响应能力强、荧光量子产率高、辐射发光易调谐的钙钛矿液体闪烁体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液体闪烁体在辐射探测成像中的应用场景。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钙钛矿液体闪烁体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光学性能调控以及不同类型的粒子、电离辐射作用下的辐射发光机理。同时,对这类新型液体闪烁体在辐射探测定位与成像领域的应用展开介绍与展望。
关键词:钙钛矿液体闪烁体;辐射发光;辐射探测;辐射成像
238
|
149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619559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7
基于镧系发光纳米材料的神经影像与调控
增强出版
AI导读
“
最新研究进展显示,镧系发光纳米材料在神经成像与神经调控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为脑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陈剑, 陈飞翔, 邢振宇, 刘艳颜
DOI:10.37188/CJL.20250046
摘要:脑科学研究作为国际脑计划和我国脑科学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揭示大脑奥秘并攻克神经系统疾病,而技术突破是关键。发展非侵入性、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技术与精准可控的神经调控手段,对推动该领域研究至关重要。传统影像技术(如MRI、CT)在生物安全性、分辨率和组织穿透能力方面存在局限,而力学、热学、声学及磁学等外场调控技术则普遍受限于时空分辨率不足及响应迟缓等问题。近年来,近红外光凭借其优异的组织穿透性和低光毒性,在脑科学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镧系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近红外光控技术的核心载体,在近红外激发下可发射波长可调的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精准诊断及术中导航等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镧系发光纳米材料在神经成像与神经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当前技术瓶颈,并从材料科学、化学及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未来发展方向。该综述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推动脑科学前沿技术突破,为解决重大生命科学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关键词:镧系发光纳米材料;生物成像;神经调控
125
|
174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900729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9-17
查看更多
精选图片
更多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