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虚拟专辑> 专刊: 专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专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专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是基于有机半导体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波长分子结构可调、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光线柔和、低成本大面积、柔性可弯曲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自1987年美籍华人邓青云教授报道低电压、高效率双层OLEDs以来,OLEDs无论在材料、器件、物理、理论、机理等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OLEDs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有机光电学学科的建立。目前OLEDs已经在智能手机、电视、可穿戴电子设备、汽车照明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中韩国三星和LG公司率先在全球实现了量产。而近年来随着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和和辉等国内显示公司,以及长春奥来德、北京阿格蕾雅、北京鼎材科技等国内材料公司的逐渐发展壮大,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OLEDs产业的发展。在OLEDs的研究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出了许多原创性工作,如马於光院士提出的利用磷光材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原理以及“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态”(HLCT)、“热激子”等发光材料设计新概念,唐本忠教授提出的聚集诱导发光新现象和新材料,李峰教授提出的自由基双线态发光的新原理和材料等,推动了新一代OLEDs材料和器件的发展,也为我国OLEDs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OLEDs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高效稳定的蓝光发光材料与器件、高效窄谱带发光材料与器件、低成本大面积工艺技术、柔性技术、驱动技术、激子动力学与衰减机制、器件老化机制、材料与器件的理论模拟与设计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OLEDs领域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发光学报》特别推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专题特刊,对OLEDs材料、器件和应用等方面涉及的关键问题、最新进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希望能对OLEDs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有所借鉴。
主题关键词:   OLED激子单线态三线态激基化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喷墨印刷热激子金属磷光配合物退化机制

  阳光是自然界能源的起点,光的认知与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光能量分布(光谱)、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火的利用是远古人类第一个可控的光源,“是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将人与动物分开“。19世纪末,电光源(电灯)发明变革了人类延续百万年的以火为基础的照明方式,人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光源除传统的照明功能,在信息的传输(激光)以及信息的终端显示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基元。同时人们也注意到我国照明占整个电能25%,加上在信息、显示等器件上的光源用电,这个比例将进一步增大。我国能源紧缺,政府提出双碳”战略,发展高效、绿色的发光材料与器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OLED)是新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我国已形成规模产业。我国OLED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三十年发展,在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发光学报》的这个OLED专辑集中报道了我国学者在有机发光领域的新进展,包括材料、器件、新的现象与原理,也吸纳了产业界的投稿,是我国OLED领域重要的阶段性总结。

  徐叙瑢先生是我国发光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毕生贡献我国发光事业,矢志照亮全中国,是我们后辈的楷模。於光代表OLED同仁谨以此专辑表达对徐叙瑢先生的怀念与敬意。

                                                                                                     

马於光 院士

专题客座主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