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据
1.中国科学院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002
2.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闽都创新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 "陈学元 (1970-),男,福建建瓯人,博士,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5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优秀),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担任Journal of Luminescence主编,Physics Open常任编辑,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 Journal of Rare Earths等期刊编委。致力于发光材料电子结构与性能研究,近年来在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控制合成、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在Nat. Photonics,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被引用总次数>1.3万次,入选《德国应用化学》Author Profile人物专栏和爱思唯尔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系列研究成果获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础研究类),2017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年度 “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和 “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 E-mail:xchen@fjirsm.ac.cn" ]
陈学元 (1970-),男,福建建瓯人,博士,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5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优秀),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担任Journal of Luminescence主编,Physics Open常任编辑,Nano Research,Science China Materials, Journal of Rare Earths等期刊编委。致力于发光材料电子结构与性能研究,近年来在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控制合成、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在Nat. Photonics,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被引用总次数>1.3万次,入选《德国应用化学》Author Profile人物专栏和爱思唯尔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系列研究成果获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础研究类),2017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年度 “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和 “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 E-mail:xchen@fjirsm.ac.cn
[ "涂大涛 (198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副研究员。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光电子学及其生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在Coord.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50多篇SCI论文,H指数29,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5篇,合著英文专著/专章2部;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9项(授权17项)。发表论文被SCI他引4 000多次,3篇第一作者论文入选化学领域ESI高被引频次论文(Top 1%)。入选2013年海西 研究院“春苗计划”人才专项和2014年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获得2015年中科院卢嘉锡青 年人才奖,2017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E-mail:dttu@fjirsm.ac.cn" ]
涂大涛 (198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副研究员。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光电子学及其生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在Coord. 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50多篇SCI论文,H指数29,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5篇,合著英文专著/专章2部;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9项(授权17项)。发表论文被SCI他引4 000多次,3篇第一作者论文入选化学领域ESI高被引频次论文(Top 1%)。入选2013年海西 研究院“春苗计划”人才专项和2014年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获得2015年中科院卢嘉锡青 年人才奖,2017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E-mail:dttu@fjirsm.ac.cn
[ "郑伟 (1985-),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研究员。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陈学元团队工作至今。致力于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和应用研究。在Chem. Soc. Rev.,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 Chem. Sci.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8篇,其中封面/内封面论文6篇,ESI高被引频次论文1篇,SCI他引2 800多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5项(授权9项)。入选2015年度海西研究院“春苗计划”人才专项和2016年度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和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第四完成人)。E-mail:zhengwei@fjirsm.ac.cn" ]
郑伟 (1985-),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研究员。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陈学元团队工作至今。致力于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能和应用研究。在Chem. Soc. Rev.,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 Chem. Sci.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8篇,其中封面/内封面论文6篇,ESI高被引频次论文1篇,SCI他引2 800多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5项(授权9项)。入选2015年度海西研究院“春苗计划”人才专项和2016年度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和2018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第四完成人)。E-mail:zhengwei@fjirsm.ac.cn
纸质出版日期:2020-5,
收稿日期:2020-4-10,
录用日期:2020-4-20
扫 描 看 全 文
引用本文
陈学元, 涂大涛, 郑伟.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展望: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J]. 发光学报, 2020, 41(5):498-501.
Xue-yuan CHEN, Da-tao TU, Wei ZHENG. Perspectives for Researchers in Inorganic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s:How to Move Out of Current Comfort Zones?[J].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20, 41(5):498-501.
陈学元, 涂大涛, 郑伟.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展望: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J]. 发光学报, 2020, 41(5):498-501. DOI: 10.3788/fgxb20204105.0498.
Xue-yuan CHEN, Da-tao TU, Wei ZHENG. Perspectives for Researchers in Inorganic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s:How to Move Out of Current Comfort Zones?[J].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20, 41(5):498-501. DOI: 10.3788/fgxb20204105.0498.
0
浏览量
105
下载量
1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