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荣誉
期刊历史
期刊订阅
最新资讯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封面故事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专刊专栏
作者服务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道德声明
出版伦理
AI声明
编辑部声明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荣誉
期刊历史
期刊订阅
最新资讯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封面故事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专刊专栏
作者服务
投稿须知
下载中心
稿件流程
伦理规范
数据共享
审稿服务
评议要点
审稿流程
伦理规范
道德声明
出版伦理
AI声明
编辑部声明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07年第28卷第6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光学的一般问题
极性晶体膜中的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秀清, 肖景林
2007, 28(6): 827-831.
摘要:采用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极性晶体膜中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随膜厚d的变化关系.得出电子-体LO声子相互作用以及电子-SO声子相互作用都对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有贡献.通过对KCl半导体膜的数值计算表明,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随膜厚d的增加而减少;当膜厚小于nm时电子-SO声子相互作用对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起主要贡献,但是当膜厚大于10nm时,电子-体LO声子相互作用对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起主要贡献,当膜厚大于nm而小于10nm时,二者共同影响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另外,由于束缚势的存在,使束缚极化子的有效质量增大,这主要是由于束缚势的存在,使电子-声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极化子效应增大而引起的.
关键词:极性晶体膜;束缚极化子;格林函数;有效质量
104
|
9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59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磁场和库仑场对抛物量子点中弱耦合极化子激发态性质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葛利荣, 肖景林
2007, 28(6): 832-836.
摘要: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了磁场和库仑场对抛物量子点中极化子激发态性质的影响.导出了抛物量子点中弱耦合束缚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激发能量与量子点的有效受限长度、库仑束缚势和磁场的回旋频率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抛物量子点中弱耦合束缚极化子的振动频率、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激发能量均随量子点的有效受限长度减小而迅速增大.随库仑束缚势增大而增大.随磁场的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抛物量子点;束缚磁极化子;受限长度;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
106
|
5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35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极性晶体中极化子效应对界面强耦合激子性质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洪涛, 额尔敦朝鲁, 冀文慧
2007, 28(6): 837-842.
摘要:在Huybrechts关于强耦合极化子的模型基础上,采用LLP变分法研究了极性晶体中激子与IO声子强耦合、与LO声子弱耦合体系的基态能量,推导出了激子的自陷能和诱生势的表达式,并以AgCl/AgBr晶体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激子的自陷能不仅与激子的坐标z有关,而且电子-空穴间距离ρ对激子自陷能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激子的诱生势不仅与电子-空穴间距离ρ有关,而且激子距离晶体界面的位置z对诱生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关键词:激子;强耦合;自陷能;诱生势
101
|
8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51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量子点中磁激子的极化子效应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邢雁, 王志平, 王旭
2007, 28(6): 843-846.
摘要:采用推广的LLP方法研究了自组织量子点中磁激子的极化子效应.考虑带电粒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激子能量随磁场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激子-声子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激子的能量,但影响很小;极化子效应在没有外磁场时较明显,随着外磁场的增加,这种效应变得越来越弱.
关键词:激子;量子点;磁场
121
|
81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0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非对称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忠, 尹辑文, 肖景林
2007, 28(6): 847-852.
摘要:采用线性组合算符方法研究了非对称量子点中强、弱耦合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的性质.导出了非对称量子点中强、弱耦合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和振动频率随量子点的横向和纵向受限强度,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变化关系.对RbCl晶体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非对称量子点中强、弱耦合磁极化子的声子平均数和振动频率随量子点的横向和纵向受限强度和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关键词:非对称量子点;磁极化子;声子平均数
99
|
73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58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无机、有机电致发光
驱动电压和主体材料对染料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璐, 于军胜, 黎威志, 娄双玲, 李青, 蒋亚东
2007, 28(6): 853-858.
摘要:采用对比使用掺杂系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在不同偏置电压下电致发光(EL)光谱的方法,观察了主体材料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
3
)中掺杂红色荧光染料4-(Dicyanomethylene)-2-t-butyl--(1,1,7,7-tetrame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DCJTB)发射光谱的变化,研究了偏置电压对掺杂系统中载流子复合区域的影响.另外,通过对比采用不同主体材料的掺杂系统的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PL)光谱,讨论了主体材料Alq
3
和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不同的掺杂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偏置电压的增大,使用掺杂系统的器件中载流子复合区域逐渐向空穴传输层(HTL)移动,作为主体材料应具有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且应对染料具有低的浓度猝灭效应.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载流子复合区;偏置电压;主体材料
118
|
73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72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阳极银实现高效率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吴江, 李伯赪, 侯建华, 谢志元, 程延祥, 王利祥
2007, 28(6): 859-863.
摘要:主要报道在器件结构为玻璃衬底/Ag(阳极)/NPB(空穴传输层)/Alq
3
(电子传输及发光层)/Sm(半透明阴极)/Alq
3
的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利用氧等离子体对阳极银的表面进行处理来降低阳极和空穴传输层(Ag/NPB)界面处的空穴注入势垒,提高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主要研究了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阳极银和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紫外光电子能谱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降低Ag/NPB界面处的空穴注入势垒.通过优化处理时间获得最佳器件性能,优化后的器件最大效率可达6.14cd/A.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顶发射;注入势垒;氧等离子体
122
|
10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62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稀土和过滤族离子的发光
SrGa
2
O
4
:Eu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晴, 李友芬
2007, 28(6): 864-868.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Eu
3+
离子的SrGa
2
O
4
,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表明:SrGa
2
O
4
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
a
=0.943nm,
b
=0.900nm,
c
=0.839nm,β=89.06°,属P
21
/c(No.14)空间群.测定了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SrGa
2
O
4
:Eu
3+
荧光粉的发射主峰在610nm,证明Eu
3+
离子占据了非反演对称中心的位置.在掺杂Eu
3+
离子摩尔分数大于1%时,由于晶体场的影响,位于90,610nm附近的2个发射峰均出现劈裂现象,即有2个
5
D
0
→
7
F
1
(86,97nm)和2个
5
D
0
→
7
F
2
(609,61nm)发射峰,
7
F
2
劈裂出两个分支的强度比例随Eu
3+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SrGa
2
O
4
;发光;能级劈裂
100
|
64
|
2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72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电荷补偿剂对YAG:Ce荧光粉效率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黄先, 王健, 吴庆, 刘丽, 赵成久, 刘学彦, 侯凤勤, 张立功, 范翊, 蒋大鹏
2007, 28(6): 869-874.
摘要:在研制传统的YAG:Ce
3+
荧光粉过程中引入NH
4
F作为助熔剂,BaF
2
和MgF
2
作为电荷补偿剂,使得荧光粉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助熔剂的引入使YAG:Ce
3+
荧光粉的合成温度由原来的100℃降低到1340℃左右,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BaF
2
和MgF
2
作为电荷补偿剂,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尤其是引入MgF
2
后,光致发光强度提高了42%.从XRD谱可以看出,Mg和Ba进入晶格取代了Y.通过对晶格常数的计算,发现Mg的引入可以部分补偿Ce
3+
掺杂带来的晶格增大.同时电荷补偿剂的引入使荧光粉达到电荷平衡:2AY
Y
x
→2Mg'
Y
→V
O
¨
、2Y
Y
X
→2Ba'
Y
+V
O
¨
减少了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空位缺陷的影响,从而减少了由于氧空位带来的无辐射跃迁.另外,以杂质离子的半径和原子的电负性为出发点,对发射光谱的峰位相对移动作了定性的解释.
关键词:YAG:Ce;助熔剂;电荷补偿剂;光致发光
160
|
106
|
4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8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掺锰氧化锌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兵初, 张丽, 马学龙, 颜建堂
2007, 28(6): 875-879.
摘要: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Zn
0.93
Mn
0.07
O薄膜,研究了氧分压对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显示,Zn
0.93
Mn
0.07
O薄膜都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取向,在氧分压为0.4的时候,薄膜的衍射峰具有最小的半峰全宽,最大的晶粒尺寸.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Mn
2+
离子已经取代了氧化锌晶格中的部分Zn
2+
,但还掺杂有少量的MnO
2
分子;处在1021eV的Zn
2
p
3/2
能级只有单一的Zn
2+
;而O
2
-则来自Zn-O和Mn-O.由于伯斯坦-莫斯效应,Zn
0.93
Mn
0.07
O薄膜光吸收跃迁过程只能在价带态和费密能级附近及以上的导带空态之间发生,其吸收谱线显示,与纯ZnO薄膜吸收谱线相比,产生了蓝移现象.同时还伴随有导带尾跃迁的发生,研究表明,这是由3d
5
多重能级的d-d跃迁而引起的.经过计算,在氧分压为0.4的时,Zn
0.93
Mn
0.07
O薄膜的禁带宽度是最大的,这可能是由交换作用的减弱而引起的.
关键词:锰掺杂氧化锌薄膜;溅射;光学性能
123
|
98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75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纳米和无定型材料的发光
基于水热法制备的ZnO纳米棒的CO传感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魏昂, 黄维, 徐春祥, 孙小卫
2007, 28(6): 880-884.
摘要:纳米结构的氧化锌(ZnO)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并且在吸附了气体之后形成特定的表面态,从而对其导电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用水热法在ITO电极之间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表征后发现,制得的ZnO纳米棒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在200℃下,当1.2mg/L的CO气体通过ZnO纳米棒时,ITO电极两端的电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显示该装置对CO气体具有较明显的响应(灵敏度为18).可以预见通过改变电极之间生长的ZnO纳米结构形貌,提高纳米结构的表面利用率,以及适当提高测试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制作的气体传感器具有简单、廉价、环保的特点,对于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锌;气体传感器
157
|
98
|
3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9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镶嵌在氢化氮化硅中纳米非晶硅粒子光吸收的模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于威, 张丽, 甄兰芳, 杨彦斌, 韩理, 傅广生
2007, 28(6): 913-918.
摘要:采用量子限制效应模型对镶嵌有纳米非晶硅粒子的氢化氮化硅薄膜的光吸收进行了理论模拟,探讨了由吸收谱分析给出该结构薄膜光学参数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氮含量样品的讨论给出了量子限制效应和纳米硅粒子表面的结构无序对薄膜光吸收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氮含量的增加,薄膜有效光学带隙增大,该结果与薄膜中纳米硅粒子平均尺寸的减小引起的量子限制效应的增强相关,而小粒度纳米硅粒子比例增加所引入的较高微观结构无序度和较多缺陷将会导致薄膜低能吸收区吸收系数增加.
关键词:纳米非晶硅;量子限制效应;结构无序度
113
|
86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50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基红色荧光粉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胡文远, 杨定明, 刘勋, 张铁军
2007, 28(6): 919-922.
摘要:以乙酸锌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ZnO:Eu
3+
红色荧光粉.利用TG-DSC,XRD,SEM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样品为纳米级红色荧光粉,在65nm激发下得到发红色荧光,发射主峰在615nm.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纳米材料;ZnO:Eu;荧光
117
|
103
|
3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74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半导体发光、激光和光电性质
GaAlAs/GaAs非均匀阱宽多量子阱超辐射发光管材料制备及表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梅, 李辉, 王玉霞, 刘国军, 曲轶
2007, 28(6): 885-889.
摘要: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具有不同于半导体激光器和普通发光二极管的优异性能.为了制备高功率半导体超辐射发光管,并且得到比较大的光谱宽度、大的单程增益和抑制电流饱和,我们研究设计了具有80nm辐射波长的GaAlAs/GaAs非均匀阱宽多量子阱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结构,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方法进行了材料制备.同时利用X射线双晶衍射,变温(10~300K)光致发光(PL)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外延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在光致发光谱线中我们得到了发射波长80nm的谱峰,谱峰范围跨跃800~880nm,双晶回摆曲线结果显示了设计的结构得到实现.在注入电流140mA时,器件输出光谱的半峰全宽可以达到26nm,室温下连续输出功率达到6mW.
关键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非均匀阱宽多量子阱;光致发光
113
|
98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36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白光LED荧光粉涂敷工艺及光学性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丽, 吴庆, 黄先, 王健, 褚明辉, 张立功, 侯凤勤, 刘学彦, 赵成久, 范翊, 罗劲松, 蒋大鹏
2007, 28(6): 890-894.
摘要:在20mA电流下,对自行设计的白光LED进行测试,发现荧光粉远离芯片封装方法与传统封装方法相比,流明效率提高了20.3%.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减小了LED芯片对荧光粉散射的吸收.同时测得随着正向电流的增加,色坐标x,y的值逐渐减小,色温升高,而光通量呈非线性增加,流明效率逐渐下降.
关键词:白光LED;色坐标;色温;光通量;流明效率
158
|
153
|
9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53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超大功率二维半导体激光列阵并路自适应稳模技术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蔡然, 胡渝, 曾岚, 薛蔡, 陈建国, 蔡贵顺, 胡诗杰, 曹捷, 荣健, 董吉辉, 林为干
2007, 28(6): 895-903.
摘要:半导体列阵量子效率高,输出波长范围涵盖570~1600nm,工作寿命可达数百万小时,叠层列阵可提供超高功率激光输出,在工业、医学等很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列阵在自由运行时,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是不相干的,输出质量差,采用1/4Talbot外腔镜耦合技术,列阵实现了空间锁相最高阶超模,然而唯有基超模远场分布是中心单瓣结构,输出接近衍射极限.为得到最小谱宽、最小发散角、最大功率密度输出,必须将外腔镜倾斜β=λ/2d(λ为工作波长,d为列阵周期),这使得仅有基超模光能成像于发光单元内而被允许振荡.应用此技术于超大功率二维半导体列阵相干锁相时,尽管冷却子系统保障了持续出光,但一段时间后,残余热效应等将导致外腔镜发生随机形变,使β漂移超过阈值使基超模失配,非基超模振荡使远场为非中心单瓣结构,极大地恶化了输出质量.可见,必须适时补偿β漂移,为此,在列阵超模选择稳定性分析基础上,研发了并路自适应稳模技术,并由置于特定结构中的传感探测光源、微透镜等构成的传感探测子系统、补偿子系统实现.试验结果显示,β漂移被及时感知补偿,基超模光稳定占优地成像于发光单元内,使输出光质量高,列阵性能被有效增进,在满足有高品质需求的应用上意义重大.
关键词:超大功率二维半导体激光列阵;基超模;1/4 Talbot外腔镜;形变;并路自适应稳模
104
|
8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0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多种含硫溶液钝化(100)GaAs表面的实验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春玲, 张晶, 么艳平, 王玉霞, 王春武, 王丽娟, 薄报学
2007, 28(6): 904-906.
摘要:为实现GaAs表面的钝化,以Na
2
S、(NH
4
)
2
S、CHCSNH
2
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得出较为理想的湿法钝化液.通过光致发光(PL)谱研究了(NH
4
)
2
S+叔丁醇、CHCSNH
2
+NH
4
OH、CHCSNH
2
+叔丁醇三种不同含硫溶液钝化(100)GaAs表面后的发光特性.PL谱测试发现,(NH
4
)
2
S+叔丁醇饱和溶液处理过的(100)GaAs表面光致发光强度最强,PL谱的相对发光强度是未做钝化处理的10倍左右.因此得出(NH
4
)
2
S+叔丁醇饱和溶液是较为理想的(100)GaAs表面钝化液.
关键词:砷化镓;表面钝化;光致发光;非辐射复合
100
|
8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6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CdSe/ZnSe复合结构非对称量子阱的发光特性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高威, 郑著宏, 公维炜, 郑金桔, 胡学兵
2007, 28(6): 907-912.
摘要:利用MOCVD技术在GaAs衬底上外延生长了非对称量子阱结构CdSe/ZnSe材料,通过对其稳态变温光谱及变激发功率光谱,研究了其发光特性.稳态光谱表明:在82~141K时,观测到的两个发光峰来源于不同阱层厚度的量子阱激子发光,用对比实验验证了高能侧发光的来源.宽阱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将其归结为激子隧穿与激子热离化相互竞争的结果.通过Arrhenius拟合,对宽阱激子热激活能进行了计算.82K时变激发功率PL光谱表明:由于激子隧穿的存在,使得窄阱发光峰位不随激发功率变化而变化,宽阱发光峰位随激发功率增加发生了蓝移,并对激子隧穿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非对称量子阱;激子隧穿;光致发光
109
|
5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37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有机和生物发光
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微纤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罗艳, 林崔昆, 王振领, 贾佩云, 孙玉风, 刘小明, 林君, 徐国跃
2007, 28(6): 923-929.
摘要:在功能染料中,由于苝四酰二亚胺独特的光学及光物理性质,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但是制备一维苝四酰二亚胺结构尚是一种挑战.合成了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衍生物,通过对溶剂的选择,用自组装方法得到了其一维微纤结构,FESEM及TEM表明该微纤结构有1~2个微米宽,几百个微米长.XRD结果表明其内部结构高度有序.对其机理研究表明,苝四酰二亚胺核之间的π-π堆积和憎溶剂效应以及正丁基较小的空间位阻对微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于微纤中苝四酰二亚胺分子的紧密堆积,引起苝四酰二亚胺核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苝四酰二亚胺激发态分子间电荷迁移作用增强,不论是其UV-Vis吸收光谱还是其发光光谱都有较大红移,其光学性能同相应的溶液比较有很大差别.苝四酰二亚胺在维度可控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数据,使其在光捕集系统、光电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发光二级管的应用研究方面可能成为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关键词:苝四酰二亚胺;微纤;自组装;光物理性质
113
|
5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4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稀土钕-丙烯酸-草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邱凤仙, 徐红良, 笪祖林, 杨冬亚
2007, 28(6): 930-934.
摘要:合成了钕-草酸-丙烯酸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Nd(OOC-COO)(CH
2-
CH-COO)]·3H
2
O,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钕离子的
4
G
5/2
+
2
G
7/2
-
4
I
9/2
跃迁,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可用作光致发光材料.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荧光光谱
105
|
94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1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Eu(BA)
3
-MCM-41的制备及光学性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祝翠梅, 魏长平, 彭春佳, 许洁, 孙小飞
2007, 28(6): 935-939.
摘要:将稀土有机配合物Eu(BA)
3
组装进介孔MCM-41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Eu(BA)
3
-MCM-41.采用XRD、IR、激发、发射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组装体保持了有序的介孔骨架结构,由组装体IR谱图中波数341cm
-1
吸收峰的消失及970cm
-1
吸收峰强度的降低可知,介孔中Eu(BA)
3
的引入使得配合物自身含有的结晶水、MCM-41中的吸附水和羟基数目减少,由于Eu(BA)
3
与-OH在介孔孔道中成键使羟基减少,降低了Eu
3+
的发光猝灭效应,提高了Eu
3+
的发光效率.组装体中主客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MCM-41的存在使Eu(BA)
3
对激发光有更强吸收,且使Eu(BA)
3
-MCM-41的发光强度较Eu(BA)
3
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介孔材料;MCM-41;Eu(BA)
3
;有机-无机杂化;发光
93
|
68
|
3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70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光纤与生物分子界面上固定FITC标记抗体的荧光光谱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朝克夫, 张友林, 孔祥贵, 曾庆辉, 宋凯
2007, 28(6): 940-944.
摘要:采用化学方法把FITC标记羊抗人抗体IgG共价固定到三氨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戊二醛(APTES-Glu)修饰的石英光纤纤芯表面.通过研究未经过任何修饰的纤芯表面的吸附以及共价固定的FITC标记羊抗人抗体的荧光光谱性质发现:共价结合到纤芯表面的FITC荧光光谱相对于溶液中FITC的荧光峰位红移约9nm,而物理吸附的FITC的荧光峰位移动约4nm,而且两者相对荧光强度相差6倍.而在固定的人血清蛋白进行免疫反应后,FITC的荧光峰位只移动3~4nm,除此之外,研究了抗体共价键固定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共价键结合抗体的数量要大于表面吸附,共价键固定的FITC标记羊抗人抗体与光纤表面间的相互作用较吸附于光纤表面的FITC标记羊抗人抗体间的相互作用更强.这对于建立一种通过荧光光谱识别固体表面与生物分子的吸附还是共价结合的判据提供了物理基础.
关键词:光纤生物传感器;物理吸附与共价键固定;荧光光谱
111
|
70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39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原子簇化合物十羰基二锰与DNA相互作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尚文, 王平红, 杜金风, 张岐, 袁文兵
2007, 28(6): 945-948.
摘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十羰基二锰簇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该簇合物存在下,DNA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增色效应.荧光光谱研究表明DNA的荧光强度随着羰基锰簇合物的加入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加,说明羰基二锰簇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用方式可能为嵌插.
关键词:十羰基二锰;DNA;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插入作用
96
|
9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4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不同波长激发光诱导奶牛血液荧光光谱特性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乐新, 赵志敏, 辛玉军, 郭林峰
2007, 28(6): 949-953.
摘要:实验样品取自正常奶牛静脉血液并用枸橼酸钠抗凝.实验结果表明:激发光波长不同,激发的荧光光谱线的强度和峰值不同;实验中用220~270nm波长的光激发荧光时,在317,367nm荧光主峰强度出现竞争现象;比较多种激发光激发的荧光光谱的实验结果知:用220,230,240,290,30,480,00nm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较强,而用其他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较弱,且在317,36,367,388,348,463,467,607,638nm波长附近出现比较强的峰值;合适波长的激发光对奶牛血液会有比较强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奶牛血液;荧光光谱
106
|
6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7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其他
基于小波变换的藻类显微光谱成像分类技术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宋宁, 周新勇, 徐晓轩, 梁骏, 张存洲
2007, 28(6): 954-958.
摘要:通过显微成像光谱技术对淡水藻类进行成像光谱的测量,并试图同时从形貌和化学成分两个方面给出藻类识别的综合方法.首先利用显微图像技术对单个藻种进行观察测量,进行形貌学分类,再通过成像光谱仪获得藻类的吸收光谱立方体,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光谱进行处理,得到区分形貌相近的不同藻类的光谱特征参数,在化学成分上将其区分.本方法对准确进行藻类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波变换;藻类;显微光谱成像;吸收光谱
105
|
8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42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掺杂稀土对铕、铽苯二甲酸-冠醚配合物发光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温孝春, 赵永亮, 刘永刚, 李颖, 高德青
2007, 28(6): 959-965.
摘要:合成了稀土Eu
3+
,Tb
3+
冠醚、对苯二甲酸高氯酸盐两个系列18种固态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Eu
2
LL'
2
(ClO
4
)
4
·4H
2
O、EuReLL'
2
(ClO
4
)
4
·nH
2
O、Tb
2
LL'
2
(ClO
4
)
4
·4H
2
O和TbReLL'
2
(ClO
4
)
4
·nH
2
O(Re:掺杂离子,n=2,3,4).对苯二甲酸的羧基氧与稀土离子以对称螯合双齿配位;部分高氯酸在内界以单齿配位;配合物含有水分子.配合物的相对荧光光谱测定表明,相同配体的铽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铕系列.稀土离子Eu
3+
的
5
D
0
能级为12.50cm
-1
,Tb
3+
的
5
D
4
能级为20.430cm
-1
,而配体对苯二甲酸的三重态能级为25.160cm
-1
,高于Eu
3+
和Tb
3+
离子的激发态能级,满足配合物分子内传能配体的三重态能级高于稀土离子发射能级的条件,可以提高Eu
3+
和Tb
3+
离子的特征荧光强度.但相对于Eu
3+
离子,对苯二甲酸的三重态能级与Tb
3+
离子的激发态能级(
5
D
4
)更匹配,更有利于能量的有效传递,因此,铽系列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铕系列.Ho
3+
、Yb
3+
对Eu
3+
离子发光敏化作用最强,Ce
3+
、Sm
3+
、Dy
3+
、Er
3+
对Eu
3+
离子发光也有敏化作用,Pr
3+
、Nd
3+
离子对Eu
3+
离子的发光是猝灭的;Yb
3+
、Dy
3+
离子对Tb
3+
离子发光有较强敏化作用,而Ce
3+
、Pr
3+
、Nd
3+
、Sm
3+
、Ho
3+
、Er
3+
离子的掺入对Tb
3+
离子的发光是猝灭的.应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对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铕配合物;铽配合物;冠醚;对苯二甲酸
96
|
67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62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