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7年第28卷第3期

      论文

    • 白光LED固态照明光转换荧光体

      刘行仁
      2007, 28(3): 291-301.
      摘要:报道了当前热点固态照明白光LED对所用光转换荧光体的特殊要求,从发光学和晶场理论出发,提出研发白光LED用荧光体的几种方案和原则.依据多年成果,特别阐述在稀土铝镓石榴石体系,氯硅酸钙及某些钨钼酸盐中,Ce3+、Pr3+、Tb3+、Eu3+、Eu2+及Mn2+离子的发光特性,能量传递,Eu2+的特征“阶梯状”光谱以及激活剂在晶体中所占据不同晶体学格位与发光性质的关联性.这些材料都可用于白光LED之中.实践证明,这些基础性研究和原理是研制白光LED用荧光体的基础.光转换荧光体与InGaN蓝光芯片结合可以获得符合严格标准的全色温(2700~8000K)的高显色性白光LED光源.白光LED及InGaN蓝光LED的光电性能与正向电流IF密切相关,器件散热极为重要.提出的在不同IF下,LED的相关色温差(ρTc)可用来表征LED色温变化幅度及稳定性.  
      关键词:荧光体;白光发光二极管;发光;固态照明;稀土激活剂   
      198
      |
      182
      |
      2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99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驱动场相位扩散对三能级梯型系统无反转激光的影响

      朱孟正, 赵春然, 张峰, 尹新国, 戴建明
      2007, 28(3): 302-306.
      摘要:在旋波、慢变振幅近似下,求解考虑了驱动场相位扩散后的系统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并给出了这个三能级梯型系统稳态线性解析解.利用得到的稳态线性解析解分析驱动场相位扩散是如何影响该系统输出无反转激光的.对稳态线性解析解数值计算的结果显示:由于驱动场相位扩散会导致无反转激光增益减小;即使由于驱动场相位扩散引起的线宽足够大,在该系统中仍能够获得无反转激光;线宽往往是破坏无反转激光产生和折射率的提高;因驱动场相位扩散导致无反转激光增益的减小,并不是总能够通过增大驱动场的Rabi频率得到补偿.  
      关键词:原子相干;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相位扩散;梯型系统   
      112
      |
      130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809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电场对量子阱中强耦合磁极化子性质的影响

      单淑萍, 肖景林
      2007, 28(3): 307-312.
      摘要:研究了量子阱中强耦合磁极化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及幺正变换的方法导出了强耦合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λ和基态能量E0.讨论了强耦合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与阱宽、电场强度、回旋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强耦合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的绝对值随着阱宽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的绝对值随着磁场的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磁场的回旋频率随着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线性组合算符;磁极化子;量子阱;电场   
      125
      |
      186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96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介质中含孤立发光中心的纳米粒子的辐射寿命概率分布

      赖昌, 夏上达, 段昌奎
      2007, 28(3): 313-316.
      摘要:含发光中心的纳米粒子在介质中随机分布,造成局域介质相对折射率的随机分布,导致了纳米粒子辐射寿命的涨落.分析纳米粒子数量在线度为发射光波长量级的体积内的概率密度,由此得出局域介质相对折射率的概率密度.通过纳米粒子辐射寿命对折射率的依赖关系,得到纳米粒子辐射寿命概率密度的解析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Meltzer等人的实验中,含Eu3+离子的Y2O3粒子在甲醇溶液中辐射寿命的相对偏移量的涨落,并得出辐射寿命的不确定度(均方差)与纳米粒子体积、体积密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关键词:纳米粒子;折射率;辐射寿命;辐射寿命相对偏移量;均方差   
      110
      |
      10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85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抛物阱中极化子效应对D-心的影响

      元丽华, 安张辉, 马军, 陈玉红
      2007, 28(3): 317-320.
      摘要:采用改进的LLP方法在考虑体声子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抛物量子阱中电子-LO声子相互作用对D-心能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阱宽较小时,D-心的基态能量和结合能随着阱宽L的增大而急剧减小;阱宽较大时,能量的减小比较缓慢,最后接近体材料中的三维值.并且得出了电子-LO声子相互作用可使D-心的结合能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抛物量子阱;极化子;D-   
      121
      |
      1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98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三臂环中的持续电流

      张颖, 肖景林
      2007, 28(3): 321-324.
      摘要:利用量子波导理论研究三臂环中的持续电流.结果表明,输运电流存在时,不含磁场且上、下臂等长的三臂环中仍可以有持续电流出现,而且上臂和下臂中的持续电流是相同的.三臂环的各臂长不等时,三个臂中的持续电流各不相同.我们还发现,即使三臂环和单环的上、下臂比值一样,两个环中的持续电流也明显不同.  
      关键词:量子波导理论;介观结构;持续电流   
      103
      |
      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06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二维光量子阱共振隧穿光谱特性的改善

      刘靖, 孙军强, 黄重庆, 黄德修
      2007, 28(3): 325-330.
      摘要: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光子晶体量子阱中的量子化能态.研究发现,开腔与闭腔光量子阱结构共振透射峰的数目相同,位置几乎不变,但闭腔光量子阱出射光强更强,透射率更大,频率选择性更好,品质因子Q值更高.同时计算了开腔和闭腔光量子阱光场分布,结果表明,开腔光量子阱为行波阱,闭腔光量子阱为驻波阱,充分证实了闭腔光量子阱更能束缚光场的设想,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闭腔光量子阱;开腔光量子阱;共振隧穿;透射率;光子禁带   
      118
      |
      1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16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抛物量子点中强耦合束缚磁极化子的性质

      陈时华, 肖景林
      2007, 28(3): 331-335.
      摘要:采用Pekar类型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抛物量子点中强耦合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性质.计算了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光学声子平均数以及束缚磁极化子的共振频率.讨论了这些量对回旋频率和有效束缚强度以及库仑束缚势的依赖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量子点中强耦合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和共振频率以及光学声子平均数均随量子点的有效束缚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基态能量随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减小,随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抛物量子点;强耦合;束缚磁极化子;有效束缚强度   
      101
      |
      1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882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量子混沌系统中的自旋压缩性质

      宋立军, 严冬, 李永大
      2007, 28(3): 336-340.
      摘要:量子信息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现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近年来,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正成为大家十分感兴趣的课题.在寻找量子计算的实现方案过程中,量子混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因为在量子计算机执行一些量子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量子混沌,并可能破坏量子计算机的运算操作条件.近期有关量子纠缠与量子混沌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所报道,而自旋压缩作为另外一种典型的纯量子效应,是否也与量子混沌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呢?讨论了量子混沌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QKT模型,研究了量子混沌系统中自旋压缩的性质.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两种不同定义的自旋压缩系数与混沌系数κ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在经典相空间中,如果在规则区域占优势的情况下,当初始自旋相干态波包位于椭圆形中心时,随着时间的演化,系统压缩行为表现得非常强;而对于经典相空间中混沌区域占优势的情况下,初始自旋相干态波包同样位于椭圆形中心,则系统的压缩行为表现得非常弱,说明自旋压缩对相应的经典混沌非常敏感.通过比较还发现,采用Wineland等定义的自旋压缩系数比采用Kitagawa和Ueda等定义的自旋压缩系数对经典混沌更敏感一些,从而得出用自旋压缩可以刻画量子混沌的结论.  
      关键词:量子混沌;自旋压缩;混沌系数   
      103
      |
      14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23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NPB厚度对异质结OLED载流子复合区域的调控

      李璐, 于军胜, 黎威志, 李伟, 蒋亚东
      2007, 28(3): 341-344.
      摘要:通过调控p型半导体N,N′-bis(naphthalen-1-y)-N,N′-bis(phenyl)benzidine(NPB)层的厚度,制备了结构为ITO/NPB/aluminum(Ⅲ)bis(2-methyl-8-quinolinato)-4-phenylphenolate(BAlq)/NPB(0~18nm)/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Mg:Ag的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类异质结器件中,NPB不仅可以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适当的厚度范围内,它还可以起到调控载流子复合区域的作用;当NPB厚度在0~18nm之间变化时,随着其厚度增加器件发光颜色可由蓝色变为绿色.通过器件发光光谱的表征可以得知,器件的载流子复合区域相应地由BAlq层转移至Alq3层.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NPB;BAlq;Alq3;载流子复合区域   
      111
      |
      1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801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钌(Ⅱ)配合物有机改性干凝胶的氧传感性能

      岳淑美, 张莉, 李斌, 刘畅, 李文连
      2007, 28(3): 345-348.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ctyl-triEOS)为共先驱体制备了掺杂二氯化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a 2,3-c]吩嗪)合钌(Ru-Dppz)的干凝胶.考察了Ru-Dppz在乙醇溶液和干凝胶内的荧光行为,发现在干凝胶中配合物的发射光谱较乙醇溶液中有明显蓝移.与固态本体配合物相比,干凝胶内Ru-Dppz的荧光寿命有明显增加.以Ru-Dppz为荧光指示剂的有机改性氧传感材料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及稳定性好等优点.该复合材料中有机改性剂的加入提高了氧的通透性,降低了发光分子间的浓度自猝灭进而改善了材料传感的灵敏度.  
      关键词:氧气传感;有机改性;干凝胶;钌(Ⅱ)配合物   
      134
      |
      1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08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耦合结构有机微腔的光致发光特性

      张春玉, 刘星元, 套格套, 王立军
      2007, 28(3): 349-353.
      摘要:耦合光学微腔(Coupled optical microcavity,CMC)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微腔,在耦合微腔中,两个独立的微腔相邻耦合在一起.通常一个腔是无源的,另一个腔是有源的.首次研究了有机材料在耦合微腔中的自发发射特性.实验采用的有机发光材料为八羟基喹啉铝Tris(8-quinolinolato)aluminium(Alq3),器件的结构为Glass/DBRA/Filler/DBRB/Alq3/DBRC.底部腔是无源的,组成为DBRA/Filler/DBRB.顶部腔是有源的,由DBRB/Alq3/DBRC构成.其中反射镜DBRA、DBRB、DBRC以及填充层(Filler)均由光学介质材料构成.通过结构设计使两个腔的谐振波长均位于530nm.耦合微腔器件与单层Alq3薄膜相比较,Alq3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是峰值位于511nm的宽谱带,而在耦合微腔器件中观察到的是具有两个腔模式,峰值波长分别位于518,553nm的增强并窄化的光谱.这是由于两个腔的光场耦合引起了腔模式分裂.结果表明耦合微腔能极大地改变有机材料的自发发射特性,可以用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关键词:发光学;耦合微腔;有机发光;光致发光   
      123
      |
      122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03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Tm3+-Yb3+共掺杂的碲酸盐玻璃和光纤的光谱特性

      刘桂荣
      2007, 28(3): 354-360.
      摘要:研究了Tm3+-Yb3+共掺杂的碲酸盐玻璃和光纤在98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的可见与近红外光谱性质.室温下,Tm3+-Yb3+共掺杂的碲酸盐玻璃在480,800nm处观测到了很强的上转换发光,在650nm观测到一较弱的上转换发光,它们分别来自Tm3+离子的1G43H6,3H4 3H61G4 3F4跃迁;在1020,1810nm处观测到近红外发射,它们分别属于Yb3+离子的2F5/22F7/2跃迁和Tm3+离子的3F43H6跃迁.研究了其发光特性与Tm3+及Yb3+的浓度的依赖关系.此外,在980nm激光激发下,还观测到Tm3+-Yb3+共掺杂的碲酸盐玻璃光纤在1060,1470,1910nm附近的近红外发射.详细讨论了其发光机制,该材料可望用于制作蓝色上转换光纤激光器、S-波段光纤放大器以及在医疗诊断和遥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的1.9μm光纤激光器.  
      关键词:上转换;碲酸盐玻璃和光纤;近红外光谱;Tm3+-Yb3+共掺杂   
      115
      |
      18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95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B2O3含量对掺铒碲铌酸盐玻璃光谱性质及热稳定性影响

      屠明亮, 黄炜, 张旭东, 戴世勋, 沈祥, 王训四, 徐铁峰
      2007, 28(3): 361-366.
      摘要:制备了一系列碲铌酸盐玻璃85TeO2-(15-x)Nb2O5-xB2O3-1%Er2O3(TNBx=0, 3, 6, 9, 12, 15).根据Judd-Ofelt(J-O)和McCumber理论,讨论和分析了B2O3含量对掺铒碲铌酸盐玻璃热稳定性及光谱性质影响.研究发现,玻璃开始析晶温度和玻璃转变温度差值ΔT(Tx-Tg),J-O强度参数,FWHM和峰值受激发射截面的乘积在B2O3引入摩尔分数为9%时达到最大值.同时,Er3+:4I13/2能级寿命也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结果表明,在掺铒碲铌玻璃中,适量的B2O3能较好地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能和Er3+离子的光谱性质.  
      关键词:碲铌酸盐玻璃;热稳定性;Judd-Ofelt理论;光谱特性   
      113
      |
      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79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铥、铽及铕离子掺杂的BaAl2O4膜的阴极射线发光特性

      娄志东, 衣兰杰, 滕枫, 徐征, 杨盛谊
      2007, 28(3): 373-377.
      摘要:利用喷雾热解法合成了Tm、Tb及Eu离子掺杂的铝酸钡(BaAl2O4)发光膜,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其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在退火温度达到700℃时,生成了BaAl2O4膜.Tm3+和Tb3+掺杂的BaAl2O4膜分别发蓝光和绿光,而Eu3+掺杂的BaAl2O4膜的发光既有Eu2+的特征发射——宽的蓝光发射带,也有Eu3+的特征发射——窄的红光发射峰.BaAl2O4:Tm3+的发射主峰位于462nm,在电压为5kV和电流密度为57μA/cm2的条件下,其阴极射线发光(CL)亮度可达25cd/m2,效率可达0.11lm/W.BaAl2O4:Tb3+的发射主峰位于549nm,在相同的条件下,其阴极射线发光亮度可达120cd/m2,效率可达0.55lm/W.BaAl2O4:Eu3+的发射主峰位于616nm,其阴极射线发光亮度为50cd/m2,效率为0.23lm/W.BaAl2O4:Eu2+发蓝光,峰值位于452nm,其阴极射线发光亮度为640cd/m2,效率为2.93lm/W.  
      关键词:喷雾热解法;阴极射线发光;亮度和效率   
      130
      |
      9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806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喷雾热解法制备的SrWO4膜的阴极射线发光

      娄志东, 衣兰杰, 滕枫, 杨盛谊
      2007, 28(3): 402-406.
      摘要: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了钨酸锶SrWO4多晶发光膜,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及掺杂对其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影响.生成的发光膜在300℃以上退火后具有白钨矿结构,其阴极射线发光为一宽带的蓝光,包括一个位于448nm的蓝色发光带和一个位于488.6nm的蓝绿色发光带,是由阴离子络合物WO42-的电荷转移跃迁引起的.发光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退火气氛对其影响不大.在SrWO4膜中掺入银离子Ag+和镧离子La3+后,不影响其发光特性,但铕离子Eu3+的掺入对发光特性有影响.  
      关键词:喷雾热解法;钨酸锶;发光膜;阴极射线发光   
      93
      |
      8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90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MOVPE生长的InGaN/GaN单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和光吸收特性

      王玥, 施卫, 苑进社, 贺训军, 胡辉, 姬广举
      2007, 28(3): 407-411.
      摘要: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VPE)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In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InGaN/GaN单量子阱结构在室温下的发光特性和光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InGaN厚度<3nm时,随着样品InGaN势阱层宽度的增加(1nm),光致发光(PL)谱的发光峰值波长出现明显的红移33nm现象,而且发光强度下降8%,谱线半峰全宽(FWHM)展宽,通过对样品的透射、反射光谱研究发现,量子阱层窄(1.5nm)的样品在波长接近红外区时出现无吸收的现象,即R+T达到了100%,而在阱层较宽的样品中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对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这些结果有助于开发和优化三族氮化物半导体光电器件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关键词:InGaN/GaN;单量子阱;光致发光;透射光谱;反射光谱   
      109
      |
      89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18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光纤光栅称重传感器研究

      翟玉锋, 张龙, 朱灵, 于清华, 周喃, 吴晓松, 刘勇, 王安
      2007, 28(3): 412-416.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称重系统.用特种粘贴剂将布喇格光纤光栅(FBG)粘贴于悬臂梁的自由端,当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发生微挠度弯曲时,光纤光栅将沿轴向发生形变,通过监测布喇格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波长漂移测量悬臂梁的微挠度变化.通过分析悬臂梁结构,建立悬臂梁受力与挠度的数学关系,进而测量出加载在悬臂梁自由端应力的数值.通过对系统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该装置称重测量范围达到50千克力,测量灵敏度达到0.05千克力,线性拟合度达到0.9997.  
      关键词:布喇格光纤光栅;微挠度;悬臂梁;ANSYS   
      119
      |
      126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92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复合荧光CdSe量子点-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冯力蕴, 孔祥贵
      2007, 28(3): 417-420.
      摘要:通过脂质体方法成功地将三辛基氧化膦(TOPO)包覆的CdSe发光量子点从非极性有机溶剂转移到生物相容性的水溶液中.分别通过透射电镜(TEM)、荧光Mapping图像,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进行表征.TEM照片显示制备的CdSe核量子点为球形,具有良好的单分散特性,平均粒径约为3nm.CdSe-脂质体复合体的平均尺寸大约20nm,TEM清楚地显示了CdSe量子点被诱捕在脂质体中.荧光Mapping显示了CdSe-脂质体复合体的发光强度分布.脂质体方法转移TOPO包覆的CdSe量子点,借助了磷脂的双分子链与CdSe表面的TOPO配体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在CdSe的第一配体层外部形成第二配体层,保留了CdSe的存在环境,光致发光光谱表明,量子点-脂质复合体基本保持了CdSe核量子点的发射效率.  
      关键词:脂质体;CdSe;量子点;生物相容性   
      128
      |
      155
      |
      5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13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氨基酸稳定的CdSe纳米晶对溶菌酶进行荧光标记

      封宾, 滕枫, 唐爱伟, 王琰, 侯延冰, 王永生
      2007, 28(3): 421-424.
      摘要:利用氨基酸中惟一带有巯基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L-Cys)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体系中合成CdSe纳米晶,通过表面包覆的L-Cys与生物试剂溶菌酶进行结合,实现CdSe纳米晶对溶菌酶的荧光标记.利用TEM、荧光光谱仪及荧光显微镜等多种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L-Cys为稳定剂合成的CdSe纳米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L-Cys本身所带的氨基和羧基可以和多种生物试剂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结合.对溶菌酶(Lys)标记前后,CdSe纳米晶的发射光谱的峰位发生微小红移,大约为2nm,半峰全宽基本保持不变,在40~50nm之间,荧光强度随所标记的Lys浓度的不同均发生明显增强.所有特性均表明实验所合成的CdSe纳米晶在生物标记方面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L-半胱氨酸盐酸盐;CdSe纳米晶;发光材料;荧光标记;溶菌酶   
      116
      |
      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803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球形ZnO的微波辅助合成及光谱研究

      明楠, 李岚, 张晓松, 王达健, 李江勇
      2007, 28(3): 425-428.
      摘要:以Zn(NO3)2为原料,CO(NH2)2为沉淀剂,加入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经微波加热制备获得颗粒尺度为亚微米级的ZnO.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样品结构、形貌的作用;PL方法讨论了其荧光发光光谱.发现采用微波加热法获得的ZnO呈球形,尺度在100nm左右,相比较,传统高温加热获得的样品呈c轴优先取向的短棒状.讨论认为,由于微波辅助方法能够使前驱物温度梯度变化小,表面Zn2+,O2+析出均匀,因此有助于获得球形的粉末粒子.  
      关键词:均匀沉淀;微波辅助;球形ZnO;PL光谱   
      93
      |
      75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29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电化学刻蚀法制备LaB6场发射微尖锥阵列

      王小菊, 林祖伦, 祁康成, 陈泽祥, 汪志刚, 蒋亚东
      2007, 28(3): 429-432.
      摘要:采用电化学刻蚀方法,成功制备出单尖的六硼化镧、钼、钨及钨铼合金场发射冷阴极尖锥,并对这几种场发射单尖锥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LaB6作为场发射阴极,具有良好的发射性能和稳定性.在〈111〉面单晶LaB6基片上,用PECVD法沉积非晶硅作掩膜,制备出具有一定高度的LaB6微尖锥场发射阵列,结果发现,LaB6基底较为平整,尖锥阵列呈现出各向异性.该结论对LaB6材料在场发射阴极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单晶LaB6;场发射阵列;电化学刻蚀;各向异性   
      104
      |
      118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11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徐茂梁, 李文连, 李明涛, 王歌扬, 周瑞, 杜渭松
      2007, 28(3): 433-436.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红色磷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磷光器件(OLEDs)中应用.在经典红色磷光材料btp2Ir(acac)的配体2-苯并噻吩吡啶的吡啶环的5位引入吸电子基团CF3,将辅助配体换为2-吡啶甲酸,成功研制出了双(2-(2′-苯并[b]噻吩基)吡啶)吡啶甲酸合铱配合物[(btfmp)2Ir(pic)].这种结构可以改变了原配合物的电子云分布,三氟甲基的引入将导致原分子的LUMO能下降,减小了HOMO与LUMO的能隙,引起发光峰位的红移,但2-吡啶甲酸又可引起发光蓝移,最终得到了最大峰位为637nm的饱和红光新的铱(Ⅲ)配合物,为通过简单配体修饰设计和制备新的有机磷光材料提供了一种简洁途径.  
      关键词:铱(Ⅲ)配合物;红色电致磷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04
      |
      18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83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苏文明, 李文连, 孔治国, 朱键卓, 杨栋芳
      2007, 28(3): 437-439.
      摘要:在高浓度DMQA掺杂于Alq3作为发射层的器件中直接观察到了超线性的发射增强现象.当DMQA的浓度在1.6%~5.6%之间时,电流密度大于300mA/cm2,电致发光效率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这是由于在重掺杂器件中,较多的染料有效的转移了Alq3中的激子,降低了器件中的非辐射损失,同时,三重态-三重态湮灭过程产生了新的单重态激子,贡献了额外发光的结果.当后者的贡献大于器件中的非辐射损失时,器件的发光效率将随电流的增大而上升.  
      关键词:三重态-三重态湮灭;DMQA;有机电致发光   
      112
      |
      48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21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材料合成及性能

    • Yb3+离子掺杂钨酸钾钆晶体的光谱参数

      吕少珍, 杨文琴, 姚少波, 庄建
      2007, 28(3): 367-372.
      摘要:从Yb3+:KGd(WO4)2(KGW)的吸收谱和荧光谱出发,利用倒易理论计算其各个光谱参量,如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辐射寿命等.由于Yb3+:KGW晶体较适合用作二极管泵浦的激光器的材料,而激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是偏振光,晶体又是双折射晶体,因此研究了泵浦光的不同通光方向和偏振方向对Yb3+:KGW晶体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情况下其对晶体荧光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在设计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激光器时,应考虑合适的泵浦光偏振方向和入射在晶体上的轴向,其中泵浦光的通光方向比泵浦光偏振方向对晶体的荧光强度的影响更大.对按晶轴切割的这两种晶体,相同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Ic>Ib>Ia.对于按折射率主轴切割的来说,荧光强度INp>INg>INm.在通光方向为c轴,偏振方向平行b轴时得到了最大的荧光强度.  
      关键词:KGd(WO4)2;受激发射截面;偏振性能   
      99
      |
      12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96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纳米晶ZrO2:Er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李秀明, 吕树臣, 刘金霞
      2007, 28(3): 378-382.
      摘要:制备了纳米晶ZrO2:Er3+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室温下具有Er3+离子特征荧光发射,主发射有蓝光和绿光两部分,其中位于406,474nm的蓝光较强.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样品研究表明:因不同温度下所制得样品的晶相不同,绿光区的发光中心也不同.当四方相和单斜相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发光最强.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包括绿光和红光两部分).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Er3+的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Er3+在ZrO2中有浓度猝灭现象,最适宜掺杂浓度的原子数分数为0.9%(Er3+/Zr4+).  
      关键词:纳米晶ZrO2:Er3+;室温发射;基质晶相;上转换   
      107
      |
      8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78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共掺杂效应对Y2O3:Eu3+和Gd2O3:Eu3+发光影响的理论研究

      张睿, 顾牡, 刘小林, 刘冰洁
      2007, 28(3): 383-388.
      摘要:通过在Y2O3:Eu3+和Gd2O3:Eu3+发光材料中掺入Li+,Mg2+,Al3+等离子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发光强度,根据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计算的结果,认为这些离子多倾向于形成C2格位附近的间隙缺陷对,导致部分Y(Gd)—O的键长增加,提高了材料的量子效率的同时使得激发峰位出现红移,是引起材料发光增强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共掺杂离子;稀土氧化物;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   
      125
      |
      58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26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钙钛矿CaSnO3:Pr3+磷光体的发光特性

      贺干武, 刘应亮, 雷炳富
      2007, 28(3): 389-392.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Pr3+离子激活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CaSnO3磷光体.测定了该磷光体的XRD、光致发光光谱、长余辉发射光谱以及长余辉衰减曲线,研究了该磷光体的热释发光.研究结果表明,CaSnO3:Pr3+磷光体具有较好的长余辉特性,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  
      关键词:CaSnO3;镨离子;长余辉发光;钙钛矿   
      107
      |
      81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597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Pr3+或Sm3+掺杂YAG:Ce的发光特性及其荧光寿命

      孔丽, 甘树才, 洪广言, 张吉林
      2007, 28(3): 393-396.
      摘要:研究了Pr3+,Sm3+掺杂对YAG:Ce发射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的影响.观察到当掺杂Pr3+时,在609nm处出现Pr3+的发射峰,而掺杂Sm3+时,在616nm处呈现Sm3+的发射峰.掺杂Pr3+或Sm3+增加红光区的发射峰将有利于提高YAG:Ce荧光粉的显色性.实验中测定了(Y0.95Sm0.01Ce0.04)3Al5O12、(Y0.95Pr0.01Ce0.04)3Al5O12、(Y0.96Ce0.04)3Al5O12的荧光寿命(τ),观察到在YAG:Ce中掺入Pr3+或Sm3+使Ce3+的荧光寿命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少量掺杂Pr3+或Sm3+并未引起基质的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白光LED;YAG:Ce;发射光谱;掺杂   
      108
      |
      114
      |
      8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728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SrAl12O19:Eu2+,Dy3+紫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特性

      咸德玲, 黄可龙, 李朝建
      2007, 28(3): 397-401.
      摘要:以SrCO3和Al2O3为原料,掺杂Eu2+和Dy3+,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Al12O19:Eu2+,Dy3+紫色荧光粉.当基质中nSr:nAl=1:12时,改变反应温度,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晶相的转变过程.反应温度分别为1150,1200,1250℃时,改变基质中的锶铝比(nSr:nAl=1:6~1:18),探讨基质组成和反应温度对荧光粉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基质中Al含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发射光谱从490nm蓝移至395nm.当nSr:nAl=1:12,反应温度为1250℃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该荧光粉无长余辉现象.  
      关键词:SrAl12O19;Eu;Dy;固相法;发射光谱   
      103
      |
      62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8676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