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0年第21卷第3期

      研究快报

    •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无源矩阵显示

      张步新, 张志林, 朱文清, 蒋雪茵, 许少鸿
      2000, 21(3): 176-178.
      摘要:1987年美国Kodak公司Tang[1]发表了以薄膜技术及低功函数金属电极为特征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来,因其发光亮度高、色彩丰富、低压直流驱动、制备工艺简单等在平板显示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从而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无源驱动   
      95
      |
      10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2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阈值的理论分析

      杜宝勋
      2000, 21(3): 179-281.
      摘要:分析了单量子阱(SQW)、多量子阱(MQW)和分别限制异质结构量子阱(SCH-SQW)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求出了表示光增益随注入载流子密度变化的方程.利用这个结果,得到了上述三种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密度的表达式.  
      关键词: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阈值   
      133
      |
      10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7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论文

    • CaBa-铝酸盐玻璃中Cr4+谱线宽度随温度的变化

      黄世华, 鄂书林, 王有贵, 张家骅, 吴兴坤, 严懋勋
      2000, 21(3): 185-189.
      摘要:测量了15~300K温度范围内57.5%Al1.5O-35%CaO-7.5%BaO玻璃中四价铬的发射光谱.这种材料中铬离子的能级处于Tanabe-Sugano图上弱场范围中,最低的激发态是3T2,发射谱是一个宽带.按照单频近似理论拟合低温下的光谱,得到3T2能级的零声子线位置Ezp=8400cm-1,声子能量tω=320cm-1,黄昆因子S=358.尽管单频近似能够较好地描述低温下的线形,发射光谱宽度随温度的变化却与单频近似理论的结果不符.讨论了这种差别的原因,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与激发态耦合的声子能量大于与基态耦合的声子能量.  
      关键词:Cr4+离子;声子边带;单频近似;不等力常数模型   
      115
      |
      10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59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Tb掺杂氟化铅晶体的发光特征

      任国浩, 沈定中, 刘光煜, 倪海洪, 李泽逵, 殷之文
      2000, 21(3): 190-195.
      摘要:用非真空Bridgman方法制备了掺有Tb杂质的氟化铅(PbF2:Tb)晶体,掺杂浓度从0008at.%至06at.%.在室温下测量了该晶体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现该晶体在X-射线和紫外线激发下均能够发出比较强的荧光.PbF2:Tb晶体的光吸收起源于Tb3+:离子的4f-4f跃迁,而其光发射则源于Tb3+:离子的电子分别从其激发态5D35D4能级跃迁到基态7FJ(J=6,5,4,3,2).荧光强度随掺杂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当Tb3+:离子浓度较低时,以5D37FJ跃迁发射为主,当Tb3+:离子浓度较高时,则以5D47FJ跃迁发射为主.在同一晶体中,发光强度随中心所占晶格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反映出Tb3+:离子在PbF2晶体中的分布具有分凝系数大于1的特征.推测Tb3+:离子在PbF2晶体中占据Pb格位,同时产生间隙F-离子缺陷来平衡电价.  
      关键词:氟化铅;Tb离子;掺杂;发光   
      86
      |
      98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3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氧、硼、磷掺杂对氢化非晶硅中铒1.54μm发光的作用

      梁建军, 王永谦, 陈维德, 王占国, 常勇
      2000, 21(3): 196-199.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技术生长氧、硼、磷掺杂的氢化非晶硅薄膜.在室温下注入铒离子后研究三种掺杂元素对铒离子发光的作用.室温下观察到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氧的引入并且和铒离子形成发光中心,提高了铒离子的发光强度.退火实验表明氧、硼、磷的掺杂补偿了材料中的缺陷,提高了氢的逃逸温度,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使材料的退火温度因掺杂元素的加入而提高,铒的发光得到增强.讨论了铒离子的发光机制.  
      关键词:铒;氧;硼;磷;光致发光;非晶硅   
      97
      |
      309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4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玻璃陶瓷PWG中的喇曼耦合系数对Raman散射的影响

      孔祥贵, 陈宝玖, 许武, 黄世华, 范希武, 曹望和
      2000, 21(3): 205-209.
      摘要:应用修正的无序诱导散射理论模型讨论了玻璃陶瓷(PbF2+WO3+GeO2(PWG))中的喇曼耦合系数对Raman散射过程的影响.虽然普遍认为喇曼耦合系数是随频率而变化,但实际上它是空间相关函数的Fourier分量,因此,严格地讲喇曼耦合系数是随动量(波矢q)而变化的,因而,玻璃陶瓷中的喇曼耦合系数描述了在Raman散射过程中发生在玻璃陶瓷中的动量交换相互作用.对于PWG中热活性振动态的光谱分布曲线分析说明:指数衰减关系的卷积定性地表示了这个耦合系数.证明了简谐势和与耦合系数有关的空间相关函数之和给出了非常类似于双阱势的畸变谐函数,根据弛豫模行为讨论了结合势的相关性.  
      关键词:玻璃陶瓷;喇曼散射;耦合系数   
      97
      |
      13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5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Tm3+掺杂的MFT玻璃蓝色荧光动力学

      陈宝玖, 吕少哲, 黄世华
      2000, 21(3): 214-218.
      摘要:测量了Tm3+掺杂的MFT玻璃材料的吸收光谱,J-O计算给出了该材料的光学跃迁强度参数Ωt(t=2,4,6).测量了355nm激发下该材料的发射光谱,通过测量不同掺杂浓度Tm3+1D23H41G43H6荧光衰减曲线讨论了这两个能级寿命及荧光量子效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计算了当Tm3+浓度为4%时引起1D21G4荧光猝灭的能量传递效率.指出了1D23H4的荧光猝灭属于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的能量传递所导致.  
      关键词:J-O理论;量子效率;传递效率;荧光衰减   
      79
      |
      173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34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光合细菌的抗氧化作用机理探讨

      俞吉安, 张承康, 陈峰, 王斐
      2000, 21(3): 219-223.
      摘要:活性光合细菌1号株的培养离心得到菌体和上清液两个组分.这两种组分在两个重要离体系统中{牛血清蛋白亚麻油酸Fe2+(Ⅰ系统)和脑组织匀浆Fe2+(Ⅱ系统)}具有明显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上清液作用较弱,在两个系统中其抑制作用为10.2%~13.4%.而在Ⅰ系统中菌体浓度为5mg/L时,抑制率为56.9%,在Ⅱ系统中菌体浓度仅5μg/L时,抑制率就达到74.1%.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连苯三酚会产生超氧阴离子,并由它引发连锁反应而发生自氧化.由自氧化进程曲线的斜率K值代表了它自氧化速率的大小.在空白对照情况下K1值为1.33,而添加菌体悬液达250mg/L时,K5值下降至0.47,说明光合细菌有显著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作用,其原因是光合细菌中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有很好的猝灭作用.  
      关键词:光合细菌;脂质过氧化;化学发光;超氧阴离子   
      98
      |
      277
      |
      7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30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有机电致发光过程中扩散系数的Monte-Carlo模拟

      唐波, 陈宝玖, 许武, 黄世华
      2000, 21(3): 224-229.
      摘要:用MonteCarlo方法对有机电致发光的注入,迁移,复合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δ函数电脉冲的扩散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物理特性可以通过两个基本的特性参数来表征:激活中心能级方差σ,电场ΔE.通过将δ函数电脉冲扩散系数推广到直流电压时扩散系数对ITO/ROPPV(60nm)/Alq(40nm)/Al器件的电致变色现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扩散系数;有机电致发光   
      94
      |
      16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32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田文晶, 吴芳, 樊玉国, 沈家骢
      2000, 21(3): 230-237.
      摘要:测定了苯撑乙烯齐聚物、吡唑啉衍生物、钌配合物、铼配合物以及常用的有机染料与载流子传输材料等一百余种有机(包括有机小分子,配合物和聚合物)材料的能带结构参数,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基于能带匹配的原则,同时考虑载流子迁移率匹配及各有机层间的厚度匹配,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表明,能带匹配、迁移率匹配以及厚度匹配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致发光;能带结构;能带匹配   
      107
      |
      81
      |
      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9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稀土有机聚合物EL进展及其若干问题

      李文连
      2000, 21(3): 238-242.
      摘要:描述近年来稀土有机聚合物EL研究进展状况,如稀土Dy-和双核稀土配合物的白光发射EL器件的探索,高效窄带发射长寿命Eu-的红色EL特性研究以及新型Tm-蓝色EL器件的研究,新型Er-,Tm等红外发射EL器件的研究等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有关稀土有机聚合物EL存在的若干问题,如大电流下工作易于老化的问题,发光亮度仍然不太高和驱动寿命短的问题等.  
      关键词:稀土;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   
      94
      |
      93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72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发光层的形态结构对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秦大山, 李德成, 王言, 张吉东, 谢志元, 王广, 王利祥, 闫东航
      2000, 21(3): 243-246.
      摘要:详细研究了沉积在Poly(9-vinylcarbazole)(PVK)薄膜上的8-羟基喹啉铝(Alq3)薄膜的形态结构对电致发光器件ITO/PVK/Alq3/Mg-Ag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光层(Alq3层)的表面形貌极大地影响发光层和金属阴极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发光层的表面越均匀连续,发光层和金属阴极的接触面积就越大,通过器件的电流就越大.在三种条件的器件中,基底温度为438K时制备的Alq3薄膜所对应的器件的量子效率最高,298K制备的器件的效率次之,77K制备的器件的效率最差.  
      关键词:基底温度;形态结构;电流密度;量子效率   
      101
      |
      85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6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徐正, 廖良生, 李振声, 李述汤, Inbasekaran M, Woo E P, Wu W W
      2000, 21(3): 247-252.
      摘要:分别采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X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方法对在大气存放条件下的8-羟基喹啉铝(Alq)薄膜和聚(9,9-二辛烷基芴)(PFO)薄膜的电子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发光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FO的电子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发光特性受外界气氛影响极小,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聚合物发光材料.这为聚合物发光器件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有机发光材料;稳定性;电子结构;表面形貌;发光特性   
      100
      |
      76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2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有机/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杨开霞, 黄劲松, 高文宝, 李传南, 赵毅, 刘宏宇, 李峰, 冯晶, 刘式墉
      2000, 21(3): 257-260.
      摘要:将聚合物材料作为空穴传输材料,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染料1,1,4,4四苯基丁二烯,绿光染料8-羟基喹啉铝和黄光染料5,6,11,12-四苯基四苯并作为产生白光所需要的三种色源,制备了有机/聚合物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的设计使聚合物的热电稳定性好的优点与有机小分子材料荧光效率高的优点相结合,拓宽了材料的选择范围,更有利于选择能带匹配的材料体系.器件的开启电压为2.5V左右,发光效率在9V时达到最大1.24lm/W,该电压下的亮度达到1600cd/m2,器件的最大亮度超过20000cd/m2(18V),器件最佳色度为(0.319,0.332),这在目前国际上有报道的有机/聚合物白光发光器件中居领先水平.  
      关键词:空穴;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   
      82
      |
      85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58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含稀土铕(Ⅲ)配合物光学树脂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的研究

      王冬梅, 林权, 李焕荣, 符连社, 杨柏
      2000, 21(3): 261-264.
      摘要:报道了将多种稀土铕(Ⅲ)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复合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HMA)的共聚体系,制备得到具有发光功能的透明光学树脂,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稀土配合物的含量对聚合物透明性、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光学树脂;稀土配合物;透明性;荧光性质   
      135
      |
      93
      |
      9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5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不同电极对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李枫红, 田文晶, 吴英, 吴芳, 沈家骢
      2000, 21(3): 265-268.
      摘要:利用高真空多源型有机分子沉积系统分别制备了不同负电极为Al、LiF/Al和Mg:Ag的有机小分子多层电致发光器件,比较了不同负极对以五苯基环戊二烯(PPCP)为发光层的蓝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以LiF/Al作负极的器件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其它器件.其中器件ITO/TPD/PPCP/Alq/LiF/Al蓝光发射的最大发光亮度达2375cd/m2,最大发光效率为026lm/W.  
      关键词:电极;蓝光OLED;LiF绝缘层   
      104
      |
      20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8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铒配合物的红外有机电致发光

      洪自若, 梁春军, 赵丹, 李锐钢, 李文连
      2000, 21(3): 269-272.
      摘要:研究了三价铒离子配合物在近红外区段的电致及光致发光特性.采用双层电致发光器件获得了铒离子位于1530nm的光发射,并通过改进后的三层结构器件使铒离子的红外发射明显提高,首次获得了Er(DBM)3bath在977nm和1530nm的发射.总结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系列发射光谱强度变化规律,发现随电流密度增大,虽然光谱强度的增长呈近似线性,但相对效率却在急剧下降,对这一现象做了初步讨论.器件在可见区有发光,其来源被归结为激基复合物的发射.  
      关键词:红外发光;有机电致发光;铒配合物   
      85
      |
      188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710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非线性光栅的自适应光限幅

      李燕, 徐迈, 李也凡
      2000, 21(3): 273-275.
      摘要:首次采用液晶为自聚焦媒质,夹在内表面刻有光栅的两玻璃片间,以Ar离子激光5145nm波长的激光束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实验验证了该光栅的自适应光限幅特征.  
      关键词:光限幅;自调制;非线性光栅   
      108
      |
      172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1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稀土发光材料

    • GaP:NLED外延片微区光致发光和拉曼散射研究

      高瑛, 高汉江, 骆永石, 刘和初, 董跃进, 章厚琪
      2000, 21(3): 200-204.
      摘要:在国内首次通过微区光致发光结合拉曼散射的方法研究了GaP:N五层结构的绿色发光外延片,用非破坏性的光学方法得到了载流子浓度的纵向分布,确定了发光最强的部位在P-区而且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光致发光强度随厚度的衰减曲线,以此为表征,从国内外样品的比较中查找出提高国产样品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微区光致发光;拉曼散射   
      91
      |
      137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69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La(BO2)3基质中Eu3+的发光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吴长锋, 李殿超, 曹林, 刘行仁
      2000, 21(3): 210-213.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a1-xEux)(BO2)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确定其晶体结构,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BO3]单元的聚合情况.根据(La1-xEux)(BO2)3所属空间群中等效点系的对称性分析及Eu3+的荧光光谱,详细地探讨了Eu3+的发光性质与其所处格位点对称性的关系.La(BO2)3:Eu3+体系中,Eu3+出现较强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因而Eu3+主要占据点对称性为Ci的格位,出现的其它跃迁是部分Eu3+占据偏离Ci的格位,而并非占据C2或C1格位,另外,5D07F4跃迁发射很强,其原因尚不清楚.选择适当的助熔剂可以提高样品的结晶程度,有利于Eu3+占据严格的Ci格位,增强材料的发光性能.  
      关键词:La(BO2)3:Eu3+;发光性质;晶体结构   
      86
      |
      9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156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ZnOEP:Alq3掺杂体系的电致发光

      张德强, 邱勇, 董桂芳, 吴国是, 王建华, 侯原均, 张宝文, 曹怡
      2000, 21(3): 253-256.
      摘要:采用八乙基卟啉锌(2,3,7,8,12,13,17,18-octaethyl-21H23H-porphinezinc,ZnOEP)掺杂八羟基喹啉铝为发光层,在不同的掺杂浓度下,制备了结构为ITO/TPD/ZnOEP:Alq3/Alq3/Mg:Ag的多个器件,并测试了他们的发光光谱、亮度-电流曲线以及亮度对时间的响应特性.结果发现,当ZnOEP掺杂浓度从0.5%变化到15%时,器件的发光光谱明显不同,可以分别得到从橙黄色到红色等不同发光颜色的器件,器件的发光效率也从0.96cd/A变化到0.14cd/A.上述现象可由ZnOEP的自吸收和浓度猝灭效应来解释.另外,器件的驱动特性表明,Alq3和ZnOEP之间可能存在能量传递过程.  
      关键词:电致发光;掺杂;ZnOEP   
      103
      |
      80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31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940nm激光二极管泵浦Yb:YAG晶体产生蓝光

      田乃良, 张兴德, 杜宝勋, 薄报学, 张宝顺
      2000, 21(3): 282.
      摘要:近来,940nm激光二极管泵浦Yb:YAG晶体产生1030nm受激发射十分引人注目.已经研制了1030nm高功率Yb:YAG激光器.  
        
      137
      |
      1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7228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