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90年第11卷第1期

      发光的一般问题

    • 能量传递中敏化剂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黄世华, 楼立人
      1990, 11(1): 1-7.
      摘要:本文研究了连续光激发下能量传递中敏化剂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指出,可以通过双对数坐标中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在浓度足够大时的斜率确定敏化剂间及敏化剂与激活剂间相互作用的类型。讨论了有浓度猝灭时亮度最高的掺杂浓度与能量传递参数的关系以及样品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88
      |
      120
      |
      2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4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InP中和C带有关深能级的近红外光致发光

      高瑛, 刘学彦, 刘益春, 阎大卫
      1990, 11(1): 14-21.
      摘要:本文用红外光致发光方法研究了InP中与C带有关的深能级的性质和起源。峰值位于价带上0.34eV(77K)附近的宽谱带普遍存在于不同方式生长的InP外延层和掺Sn与不掺杂的衬底中,且与P空位引起的复合缺陷有关。 通过红外光致发光强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得到C带的热激活能为0.17eV。这刚好与采用σ函数来描述深能级的Locovsky模型相吻合,光谱线型与温度猝灭的量子力学位形坐标模型拟合,得到与C带有关的深能级hv=0.02eV,S=8。  
        
      124
      |
      7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3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光致发光及阴极射线发光

    • 黄京根, 余兴海, 胡建国, 王惠琴, 徐燕
      1990, 11(1): 8-13.
      摘要:本文研究稀土离子Ce3+和S2型离子(Pb2+和Sn2+)在β′-Al2O3型富钡相六角铝酸盐1.30BaO·6Al2O3中的发光性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表明,在富钡相中激活离子占据两个不等当的晶体学格位。Ce3+激活的样品,发射光谱由四个带组成,其相对强度不依赖于激活离子的浓度,不同Ce3+发光中心间没有能量传递。对于Pb2+和Sn2+,在紫外激发下,荧光光谱包含三个带,Pb2+的带峰值为390nm,425nm和485nm;Sn2+为388nm,418nm和457nm。425nm和418nm发射分别归于占据晶体学BR格位的Pb2+和Sn2+;390nm和388nm发射归于反BR格位上的Pb2+和Sn2+;而485nm和457nm的带分别是Pb2+和Sn2+的离子对的发射。离子对是由占据(Ba)nO镜面层上的BR和反BR格位的Pb2+(或Sn2+)所形成。Pb2+和Sn2+离子的发光按照Sx型离子能级作了讨论。  
        
      97
      |
      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56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Eu2+xMF2-yYF3体系中光谱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刘应亮, 石春山, 李有谟
      1990, 11(1): 22-28.
      摘要:合成了Eu2+激活的碱土稀土复合氟化物体系xMF2-yYF3(x=1,2,3;y=0,1,2,3,4,5;M=Ca,Sr,Ba),系统地研究了Eu2+在该体系中的光谱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讨论了影响Eu2+光谱的因素。  
        
      112
      |
      45
      |
      6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5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碱金属碱土金属磷酸盐中Ce3+的发光

      洪广言, 李红云
      1990, 11(1): 29-34.
      摘要:磷酸盐是一类极好的发光和激光基质。稀土的多聚磷酸盐晶体、磷酸盐玻璃均可用于激光材料,掺稀土的碱金属磷酸盐已用于X射线或阴极射线发光材料。Ce3+在某些磷酸盐中的发光与敏化作用已有综述,Ce3+敏化的某些磷光体已做成光致发光材料。  
        
      123
      |
      48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3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LnAlO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光(Ln=La,Gd,Y)

      王瑞萍, 李有谟
      1990, 11(1): 35-43.
      摘要:本文采用BaF2作为助熔剂和抑制剂经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LnAlO3(Ln=La,Gd,Y)为基质的磷光体,系统地研究了LnAlO3中Ce3+,Tb3+,Dy3+的发光及Ce-Tb,Ce-Dy的敏化发光,发现随Ln的不同,LnAlO3作为基质对激活剂的发光性质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得到一些规律性结果,并作了讨论。  
        
      109
      |
      5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42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有机及生物发光

    • 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中四苯基卟吩的零声子线和局域模

      刘俊业, 黄世华
      1990, 11(1): 44-48.
      摘要:测量了酸醋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薄膜中四苯基卟吩(α,β,γ,δ-tetraphenyporphin,即TPP)的吸收光谱。分析了Gauss型的非均匀加宽的零声子线,用Huang-Rhys-Pekar(H-R-P)Wp(S,<m>)函数得到了H-R-P因子S~1.45.Raman散射实验证实了在TPP中有频率大约为1323cm-1振动模的存在,同时也观测到了频率大约为1440cm-1的吡咯C-H弯曲模、1357cm-1的吡咯=C-N拉伸振动模和频率大约为1155cm-1的单取代苯拉伸振动模。  
        
      106
      |
      9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3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新光敏剂铝酞菁与人癌细胞作用的荧光研究

      陈暨耀, 闵红波, 吕发度, 董荣春, 蔡怀新
      1990, 11(1): 49-54.
      摘要:本文对用于光动力癌症疗法(PPT)的新光敏剂铝酞菁(AlSPC)与人癌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实验探讨。细胞荧光光谱的测定及荧光强度的定量表明,铝酞菁能被人癌细胞所吸收,且经40μg/mlAlSPC培育24小时后,细胞对AlSPC吸收的量级为3.47μg/107细胞。对人癌细胞的光敏杀伤显示,杀伤效果正比于光敏剂培育浓度与光辐照剂量。由脂质过氧化的荧光研究表明,经光敏反应后人癌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明显增高,揭示在AlSPC光敏反应中有活性氧作用。色氨酸降解的荧光实验证实,在光敏反应中有单线态氧(1O2)的生成。  
        
      106
      |
      70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2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与发光有关的实验技术

    • 单态氧(1,0)1Δg3g-近红外磷光的直接光谱观察

      于英宁, 孙孝忠, 王文韵
      1990, 11(1): 55-60.
      摘要:从光谱上直接观察了单态氧~1.07μm谱带。血卟啉、原卟啉、卟啉C和四氯四碘荧光素钠等含极性基团的光敏剂与非极性的四苯基卟吩在相同的溶剂中所产生的谱带形状有所不同,测量了β-胡萝卜素对单态氧的猝灭常数,与文献在1.27μm测得的数值一致。  
        
      108
      |
      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17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用ESR研究ZnS微晶的相变

      侯碧辉, 郭常新, 李碧琳, 梁任又
      1990, 11(1): 61-68.
      摘要:在ZnS和ZnS:Cu磷光体微晶中,共掺杂痕量的Mn2+,通过对ZnS晶体中的Mn2+离子的电子自旋共振(下面简写为ESR)超精细谱的监测,可以研究ZnS和ZnS:Cu微晶随制备时的煅烧温度升高引起的从立方相(β相)到六角相(α相)的相变。痕量Mn2+是一种灵敏的结构相变顺磁探针。  
        
      118
      |
      61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2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电致发光

    • a-SiC:H/pin势阱结构可见光电注入发光

      陈培力, 朱冰, 白贵儒
      1990, 11(1): 69-74.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a-SiC:H/pin势阱结构可见光注入式电致发光器件。设计制作了一组势阱结构和势垒结构对比的a-SiC:H/pin发光器件,其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势阱结构器件发光特性较势垒结构器件有明显改进。本文还研究了该类器件在脉冲电流激励下的瞬态发光特性。  
        
      121
      |
      8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4142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1.3μmInGaAsP/InP DCC结构半导体激光器

      刘益春, 张月清, 何胜夫, 朱有才
      1990, 11(1): 75-78.
      摘要:用普通的LPE技术,严格控制两个有源区组分的匹配、各层掺杂浓度及生长条件,获得了1.3μm双载流子限制DCC结构半导体激光器(T0=150K)。此结构中第二有源区形成的势阱对热载流子具有二次限制作用,增加了第一个有源区泄漏和俄歇过程产生的过热载流子在第二有源区内辐射复合参与激射的机会;降低了这些热载流子进入限制层产生损耗的几率,提高了T0值,说明了DCC结构激光器阈值以下特征EL光谱半宽度与注入电流密度的关系并讨论了两个有源区组分匹配及薄夹层厚度对特征温度T0和阈值电流的影响。  
        
      112
      |
      7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54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