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89年第10卷第3期

      论文

    • 偏硅酸钙中Ce3+的发光性质

      刘行仁, 张晓, 鲁淑华, 张英兰
      1989, 10(3): 177-185.
      摘要:制备了Ce3+激活的CaSiO3磷光体。在77K和室温下研究讨论了它们的激发和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寿命等光学性质,分析了结构和电荷补偿剂的影响。在UV或CR激发下,Ce3+发射较强的蓝紫光,峰值为396nm。室温下,Ce3+离子的荧光寿命大约为30ns。  
        
      107
      |
      60
      |
      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5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退火和淬火对电致发光材料老化的影响

      孟宪棫, 朱宁, 吴一逊
      1989, 10(3): 186-191.
      摘要:退火和淬火对交流粉末电致发光老化的改善是最有效的方法,原因尚未清楚。本文通过发射光谱、热释光和离子探针实验首次提出:在退火和淬火速冷过程中铜的分布发生了变化,由于铜的析出,聚集在晶体表面缺陷上,形成了高场所必需的硫化锌—硫化铜结,增加了晶体中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势垒高度,稳定了硫化铜相,改善了场的分布和初电子注入条件,因而,改善了电致发光老化。  
        
      96
      |
      7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5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Se+注入ZnSe晶体的深能级研究

      喀蔚波, 杨锡震, 王世润, 范希武
      1989, 10(3): 192-197.
      摘要:将Se离子注入到ZnSe晶体中,用深能级瞬态谱仪(DLTS)测量了注Se+前后ZnSe晶体中深能级的变化,发现在ZnSe中经常出现的分别位于导带下0.30eV和0.33eV的两个能级在注Se+和退火后消失。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Beomi等人提出的以上两个能级分别与Se双空位和包含一个Se单空位的复合体有关的论点。同时注Se+后在导带下0.34eV出现一个新的能级,其电子俘获截面明显区别于0.33eV能级。该能级可能与Se填隙原子或占Zn位的反位Se原子有关。  
        
      98
      |
      6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2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张桂成, 程宗权
      1989, 10(3): 198-205.
      摘要:本文用AES研究了P-InP/TiPdAu热处理前后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TiPd层对Au的内扩散和In的扩散有阻挡作用。以TiPdAu作InGaAsP/InP双异质结发光管的p面电极、镀Au作热沉,采用In焊料,研究了器件的可靠性问题,在室温大气气氛中;70℃存储,70~80℃带电老化,三种条件下长时间考核结果表明:器件的I-V特性正常,末见正向压降明显变化。还比较了Au-Zn材料作p面电极用TiPdAu作肖脱基势垒限制层制成的器件和用TiPdAu作电极材料制成的深Zn扩散型器件在老化过程中的特性变化,后二种结构的器件,在长期老化过程中,有源区中有大面积DSD生长和增殖。  
        
      105
      |
      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29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SmP5O14晶体中Sm3+离子的能级和晶场参数

      任金生, 张思远, 王庆元, 武士学, 董向明, 白云起
      1989, 10(3): 206-212.
      摘要:本文利用光谱方法测定了SmP5O14晶体中Sm3+离子的能级,通过拟合定出晶场参数,利用这些参数所计算的能级和实验能级符合得很好。  
        
      101
      |
      4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3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Dy3+,Sm3+和Ce3+离子在M3La2(BO3)4(M=Ca,Sr,Ba)中光谱性质的研究

      裴治武, 苏锵
      1989, 10(3): 213-218.
      摘要:本文报导了Dy3+,Sm3+和Ce3+离子在M3La2(BO3)4(M=Ca,Sr,Ba)基质中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研究了Dy3+离子黄蓝发射的相强度随基质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呈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Sm3+离子电荷迁移激发带的能量与基质中近邻阳离子的关系并分析了Sm3+和Eu3+离子4f电子构型对电荷迁移带能量的影响。本文还给出了Dy3+,Sm3+和Ce3+离子发光的浓度淬灭值。  
        
      106
      |
      27
      |
      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3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MgF2:Mn2+合成及发光

      张英兰, 金昌根, 王志华
      1989, 10(3): 219-224.
      摘要:本文首次报导了采用碱式碳酸盐和氟化铵一步合成MeF2:Mn2+长余辉材料新方法。研究了各种条件和Mn2+浓度对荧光粉的影响,所得到的MgF2:Mn2+发射为橙红色,主峰在590nm,色度值为x=0.559,y=0.438,余辉大约200ms。荧光粉呈现均匀圆球状的颗粒,属于四方晶系。  
        
      124
      |
      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45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人脑脊液中的光偏振及荧光特性

      孔祥贵, 于敏华, 金周哲, 鄂书林
      1989, 10(3): 225-229.
      摘要:本工作对基本正常人的脑脊液和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脑脊液进行了光偏振及荧光物理特性的测量,对脑脊液的荧光5450Å进行荧光平均寿命测量,并在Ar激光4880Å的监控下,测量了荧光5450Å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提示。除此之外,我们还测量了OH键Raman带在振动频率Δv=3392cm-1的退偏度,退偏度POH=0,计算了吸收振子和被辐射振子之间的夹角,证明了在人的脑脊液分子中的OH键振动是完全对称的振动,其极化强度是各向同性的。  
        
      105
      |
      7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3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蓝绿粉(掺Eu2+硼磷酸锶)的发光特性随其组份及温度的变化

      杨佩青, 刘丽英, 杨远龙, 宋庆梅
      1989, 10(3): 230-236.
      摘要:本文报导了利用激光感生荧光技术研究蓝绿粉材料2(Sr1-xEux)0·(1-n)P2O5·nB2O3,在不同掺杂浓度x、结合基浓度n的情况下,其发光寿命及发光光谱的变化情况。研究范围在0.001≤x≤0.100,0.01≤n≤0.90。另外,还研究了蓝绿粉在不同温度(室温~400℃)时的发光特性。为配制最佳组份的蓝绿粉提供了实验依据。  
        
      118
      |
      41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43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稀土三氟醋酸盐晶体的光谱特性

      张静筠, 张思远, 周誓红
      1989, 10(3): 237-242.
      摘要:本文合成了系列稀土三氟醋酸盐晶体[Re(CF3COO)3·3H2O](Re=Eu,Gd,Tb,Dy)和[TbxY1-x(CF3COO)3·3H2O]2(x=0.05,0.10,0.15,0.20,0.25mol),测定其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较详细地讨论了Eu3+,Gd3+,Tb3+,Dy3+在这些化学计量化合物中的光谱特性,以及在[TbxY1-x(CF5COO)3·3H2O]中Tb3+的发光强度随其浓度的变化规律。  
        
      96
      |
      6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64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的进展

      刘行仁
      1989, 10(3): 243-262.
      摘要:本文介绍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的一些重要特性以及最近在国外荧光粉新牌号的编排和命名。详细评论了按不同用途分类的荧光粉的最近发展,并对新发展的阴极射线发光单晶薄膜屏和阴极射线发光中的能量传递进行综述。  
        
      114
      |
      123
      |
      5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3358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研究简报

    • ZnS:Eu2+的长余辉发光

      丁兰芳,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1989, 10(3): 263-264.
      摘要:Eu2+的5d能级在许多晶体中都低于其4f能级的最低激发态(6P7/2),因此发光呈带状光谱,且发射波长随基质变化很大。由于5L→4f是容许跃迁,所以发光的衰减很快,通常在μs数量级,出人意料的是ZnS:Eu的发光尽管也是Eu2+的5d→4f跃迁,但衰减却极慢,达几十分钟的数量级。弛豫曲线的分析表明,这种长的弛豫是电子陷阱造成的。  
        
      116
      |
      43
      |
      7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562951 false
      更新时间:2020-08-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