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特性
论文 | 更新时间:2020-08-12
    • 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特性

    • Synthesis and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of Tetra-(2-isopropyl-5-methylphenoxylphthalocyaninato)titanium(Ⅵ)Oxide

    • 发光学报   2008年29卷第4期 页码:727-731
    • 中图分类号: TN383.1
    • 收稿日期:2007-09-17

      修回日期:2007-11-24

      纸质出版日期:2008-07-20

    移动端阅览

  • 何为, 程传辉, 于书坤, 杜锡光, 杜国同. 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特性[J]. 发光学报, 2008,29(4): 727-731 DOI:

    HE Wei, CHENG Chuan-hui, YU Shu-kun, DU Xi-guang, DU Guo-tong. Synthesis and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of Tetra-(2-isopropyl-5-methylphenoxylphthalocyaninato)titanium(Ⅵ)Oxide[J].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08,29(4): 727-731 DOI:

  •  
  •  

0

浏览量

88

下载量

0

CSCD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激活剂间隙位占据诱导氟化物NaHF2∶Cr3+的高效近红外发光
F/O阴离子取代调控ZnGa2O4∶Cr3+近红外发光
无机纳米颗粒及界面层协同改善倍增型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性能
PCE10显著提升三元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红光与近红外光探测能力
Ce3+⁃Cr3+共掺杂Ba3Sc4O9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相关作者

何帆铨
宋恩海
张勤远
伍宇博
于世杰
黄前兴
邵起越
常铭茹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通信材料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学院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